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-> 心理健康教育 -> 心理百科 -> 正文

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

发布日期:2023-11-25  来源:   点击量:

什么是情绪

情绪(emotion)是指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,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求之间关系的反应,是以个体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。情绪主要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大类。积极情绪对心理健康有益,消极情绪则会影响身心健康。如果人体存在着过度的消极情绪,长期不愉快,恐惧,失望的话,会严重影响个人的学业工作方面,身心健康方面和人际关系等方面,严重者还会产生一些心理障碍疾病。例如产生抑郁症,恐惧症,强迫症等心理障碍。

因此,只有保持积极向上,乐观的情绪,才有利于身心健康。

情绪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包括:

1.情绪会影响人的个性发展。长期生活在抑郁、抑郁或恐惧中的人性格古怪,人际交往能力差,不受欢迎。






2.情绪会影响人的自我理解和评价。人在负面情绪中,会降低自我评价,做出“我总是失败”、“我没有能力”这样的。

3.情绪会影响人的认知思维水平,阻碍正常的思维和学习。紧张、恐惧和易怒的情绪会阻碍解决问题的速度。乐观冷静的情绪会有助于冷静思考。焦虑在适当调整时不仅会形成“习得性无助”,还会导致一个问题“永远”无法解决。

4.情绪影响身体的免疫力。现代医学认为,良好的情绪可以使身体的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,使免疫抗病系统发挥最大作用,抵御疾病的侵袭。很多医学家认为,身体本身就是一个好医生,85%的疾病是可以自我控制的。因此,一些心理学家称情绪为“生命的指挥棒”和“健康的温度计”。

15D40

5.情绪可以治疗或导致疾病。心理学家发现,人在兴奋时,皮肤会潮红发热,紧张或生气时,皮肤会苍白冰冷。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发生剧烈变化,也会引起皮肤过敏,甚至影响头发。同时,快乐、喜悦等正确的情绪可以加速伤口的愈合,促进疾病的治愈。

6.情绪会改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,影响心理健康。频繁的忙乱和不开心会引起失眠、脱发,甚至神经衰弱。强烈、突然或持续的精神攻击会导致精神障碍。

如果想要身心健康就得调适情绪,让情绪对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。每个人的情绪都是会有波动的。因此,我们更应该主动去调适情绪,让情绪对心理健康有一个良好的影响,从而维护心理健康,做个快乐的人。

调适情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点:

01 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。乐观,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,增强我们的自信心,让我们充满青春活力,并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。让这个良好的情绪去引导我们,把我们带入健康心理的海洋中。

0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。在这个社会生活,我们便是一个群体,要时常接触他人,因此与人交往要牢记平等待人,与人和善,与他人保持一个融洽的关系。

03 自我调节,主动适应。当我们对所处环境感到不满意或者不适时,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态度去疏导情绪,增强自己的耐受力,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和心理不平衡。若是产生消极情绪,也不用太过苦恼,可以多去跟家人朋友交流或是自我调节,通过听歌,散步等方式去宣泄不良情绪。

9C4EF